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的重要举措。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
理学院作为我校一个以数理基础学科为特色的学院,承担我校数学类、物理类和体育类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对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具有基础支撑作用。近些年,理学院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为载体,以狠抓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在一流课程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学校一流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基本情况
2019年10月,教育部开始部署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认定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各万门左右。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4000门左右线上一流课程,强调课程的优质性、开放性和共享性;4000门左右线下一流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重塑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活跃性;
6000门左右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强调数字教学化工具的适当性,线下面授和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1500门左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强调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环境解决实验条件不具备等实际问题;1000门左右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强调德育、专业教育应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理学院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积极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规范课程管理,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打造具有理学特色“金课”。根据理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学院有规划,分类重点做精做强线上、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以及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通过三年建设,理学院共获批各级别各类型一流课程28门次。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建设理念,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有效地推动了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课程学习的获得感。一流课程建设实施以来,理学院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累积选课人数已超过17万人。
1.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课程建设顶层设计
学院坚持“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课程,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坚持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扎实推进一流课程提升工程,把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将一流课程建设列入《理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要建设任务与目标,秉承“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相继出台了《理学院教学督导与评价工作暂行条例》《理学院课程教学持续改进工作实施办法》《理学院基金资助与奖励办法》等系列管理、评价、激励机制。推进课程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学校-学院-教研室协同联动共建。加大课程建设支持力度,对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任务的教师,认定其工作绩效,评优评先优先推荐,激发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高质量本科课程;发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分步实施、逐步推进校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到国家一流课程的进阶建设。近些年,学院先后获批各层次各类别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校级一流课程12门,校级课程思政招标课题2项,课程思政课程改革项目18项,出版教材5部。
2.坚持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流课程团队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理学院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推进高水平师资团队打造”,持续强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建立分层次、多平台、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网络,实现教师职业培训和信息素养培训全覆盖;加强教学梯队建设,完善助教制度,发挥专家、教授高层次人才“传帮带”作用,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坚决淘汰“水课”;聘请校内外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丰富的专家开展课程能力提升常态化培训,定期开展课程建设内容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集体教研活动、说课赛课。近三年,学院先后获批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校级教学竞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清江教学名师2人、培育计划人选3人。
3.坚持科学实施教学评价,赋能一流课程建设
鼓励教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授课,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在教学环节中比重;坚持科学评价,将“两性一度”金课标准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构建“质量管理、质量监控、质量反馈、质量改进、服务师生、质量文化”六位一体的质量保障机制,严格落实院领导听课和督导专家听课的听课评课制度;建立校级督导、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三条线”并进的评教队伍;严控课堂教学过程化管理,实行日常教学检查、“三段式”常规教学检查与专项教学检查相结合的“五查”;改革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让学生“严起来、紧起来”,以科学评价赋能课程高质量建设。
4.坚持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效课堂
坚持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打造“高到课率,高抬头率,高满意率”高效课堂。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教与学模式创新问题,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依托江西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通过与超星、华畅等优秀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建构教育教学实践新场景,以科技赋能教育、以学问激发想象、以改革优化实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助力教师打造精品课程,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拓展课堂维度,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多元课堂教学范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转化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将专业最新知识应用于课程教学,打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吸引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打造课堂双向奔赴的磁场。
三、经验启示
理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建设一流课程,引领本科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以观念转变和理念更新为根本
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引领与实施一流课程建设,来自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不是为一流而一流的功利之举或申请一流课程的贴标签。立足人才培养,为学生建设和提供高品质课程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变命题与高校管理者的基本责任。唯有秉承学生中心、坚持产出导向、信守持续改进,才能使课程成为不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变化,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有源之水、有根之树、有道之业。
2.多元方法与手段融通,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和课程教学目标多元高阶存在适应性差、产出低下的矛盾。将教学时间拓展到课前、课中与课后,教学空间拓展至教室、实验室与线上教学空间,以教学目标渐进达成为主线,设计实施了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教学融通、个体与团队学习协同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结合多元课程考核,带给学生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性学习体验是基于多元高阶教学目标达成,融入精细化、系统性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内在特性与必然结果。
3.多重作用兼顾,完善教学考核
立足课程考核对教学目标达成的多重作用:(1)学生参与多元学习活动的激励与约束;(2)学生过程学习状态与成效动态跟踪与检查;(3)获得教学目标达成评价所需产出数据,设计实施多元混合考核方案,包含线上单元测试、虚仿基础实验和期末考试,课前预研习报告、文献综述,线下课堂汇报与研讨等,每个考核项目对接关联教学目标制订细化评价标准,作为以学生中心的教学举措之一,有助于学生提前知晓期望的学习产出与要求,促进其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有助于教师精准评价学生学习产出,跟踪学生学习状态与问题,及时为其提供必要帮助;有助于学生通过教师反馈的细项评价结果,明确自身学习问题与不足,提高学习改进针对性。
4.坚持合作共赢,共促目标达成
一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之间、教师和技术支持方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建立互信、互利、互惠的关系,通过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和优势互补。倡导沟通和协商,通过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和协商,倾听各方的意见和需要找到一流课程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并以共识为基础制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分享信息和资源是合作共赢的关键要素,各方应及时、透明地共享信息和资源,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实现建设目标的快速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