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 教学创新>> 正文

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教学

2023年10月18日 10:57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如何整合教学和科研两种基本活动,共同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是目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学院秉持“科教融合、学术育人”理念,坚持“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科学研究平台和创新创业团队资源优势,扎实开展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学院已形成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创新型、学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一、基本情况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2016年8月,由原机电工程系和建筑与资源工程系资源教研室组建而成。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省级金牌教学名师1人,清江学者人才1人,青年科技标兵1人,十佳百优教师1人,教授3人,副教授20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博士33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8%。

学院坚持以“德学兼修、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力卓越”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爱国主义情怀深厚和具有“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特质的高素质、学术型、创新型人才。现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3个普通本科专业和1个软件工程(智能制造)本科专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省级一流专业。学院2018年开办研究生教育,具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4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学院下设机器人工程系、材料制造系、能源与物理系三个系和一个实验实训与检测中心。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四个学科方向,组建形成了生物增材制造、特种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材料计算与开发、资源环境与矿山生态修复四个研究团队。

近五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55项,签订横向合同16项,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64件;出版专著10余部。获评江西省自然科学奖2项,完成第三方科研成果鉴定1项,达国际领先水平。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个,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省级以上教改项目9项,省级科普基地2个,发表各类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6部,立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

二、具体举措

1.以科研成果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水平。

一是总结科研项目成果,编写科研项目案例集锦,将科研项目中的专业理论和科学技术充实到课堂教学,出版了《激光3D打印在生物增材制造中的应用》等在内的系列专著9部。二是依托学院科研平台,利用学科平台科研实验室,将科研实验室实现对本科生开放共享,形成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发展格局。三是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打造工艺试验区、分析测试区、生物实验区和应用转化区的增材制造全链条实验平台。在强大的科研实力支撑下,以“科教融合、推陈出新”为教学改革理念,积极探索科研成果向教学育人转化新模式,推行“国家级人才、项目案例、科研成果、学术创新”的“四进课堂”制度,形成了科教融合育人的新机制,不断将先进制造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渗透到一线课堂中,凸显课程教学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学术兴趣,形成了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新局面。

2.以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以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为牵引,搭建了一系列服务于学生开展创新设计、产品研发的创新实践平台,先后成立了“机器人创新团队”、“智能制造创新团队”、“三维数字化团队”、“电子科技协会”、“无人机俱乐部”、“机械创新协会”、“增材制造创新协会”等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平台,每年吸引超过1000名本科生参与赛事训练及学科竞赛。学院机器人创新基地和智能制造创新基地获评省级科普基地。近五年指导本科生学科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2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0项、二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40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30项。特别是学院在2021年指导本科生参加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在全球228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1项,省级金奖2项,创造了我校参赛以来历史最好成绩。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得到了政府、媒体和业界的高度关切,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江西省委副书记吴忠琼、副省长孙菊生等省部级领导听取了团队创新创业项目汇报并参观了成果展,对项目成果转化情况高度赞许并表示祝贺;中国新闻网、江西卫视、江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团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进行报道。

3.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保障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课程体系、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针对实践性较强课程,采用案例讨论和项目参与等方法;理论性较强课程,建设优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如《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图》、《三维造型软件》和《电机与拖动基础》等多门获批省级和校级精品在线课程。二是学院始终坚持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一流本科教学的前提,将培育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教师人才作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抓手,依托材料成形与控制省级一流专业,打造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帅词俊领衔的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杨迎新老师曾获全校“课程教学十佳百优教师”、“校级教学督评专家”,多名老师获“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近三年学院教师获评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1人、江西省首届本科高校金牌教师“金牌”教授1人、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1人、江西理工大学“优秀教师”1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人、“优秀教研室(系)主任”1人、“优秀班主任”2人、“青年科技标兵”3人、“优秀辅导员”1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2人。

三、取得的成效及推广示范

1.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院在校本科生获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奖励52项,其中全国特等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22项,省部级奖励153项,其中一等奖60项。近三年,学院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4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发表论文15篇,优秀毕业生69人。特别是学院本科生邓泳涛,在2021年第十五届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从全国695所院校606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国家级特等奖,助力学校当年总成绩排名全国第2名。学院在2021年指导本科生参加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1项,创造了我校参赛以来历史最好成绩,2位同学曾在全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启动会上做典型发言。学生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中科大、中南大学等访学和联合培养项目32人次,学生考研升学率达40%。

学院教师指导的毕业生已成为许多单位的技术骨干。如:2014届毕业生李龙茂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入围奖,并作为江西省唯一入围参会人员受到国家原副主席李源潮和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等国家领导人接见。毕业生曾建军成功实施了长安福特发动机装配线等多个项目,总金额约2.9亿。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开发部经理伍红强,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经费超过7000万元。

2.教师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持续强化,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教师获奖增多:帅词俊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江西省创新领军人才”等14项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3位教师获国际国内高水平学科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获省级奖励3人次。获评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1人,获评学校“清江人才”1人。

教学业绩丰富:获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1项、校级4项),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发表教改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4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近三年,立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8项,获批省级示范课程1门,学院潘小青教授主讲的《大学物理(二)》课程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标志着学院课程思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3.实践育人改革成效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示范辐射效果显著。

学院实践育人得到了政府、媒体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江西省委副书记吴忠琼、澳大利亚余艾冰院士、中科院院士郭烈锦听取了学院团队汇报并参观了成果展,并给予高度赞许;特别是省委原书记易炼红2022年2月份亲自带队莅临学院增材制造科研团队视察指导,对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到学院智能制造实验室指导,对学院的教学硬件条件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帅词俊等在“高校机械工程学科院长(系主任)论坛”、“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等交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江理方案”。

上一条:以产业需求为驱动,助力经济文化发展 下一条:四驱互动•三点融合•全程贯通:地方院校产品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实践

关闭